围绕关税和AI(人工智能)两大话题,美股科技“七巨头”发布了基本超出预期的一季报。
近日,美股科技“七巨头”先后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。苹果、微软、谷歌母公司Alphabet、亚马逊、英伟达、Meta和特斯拉,这七家科技巨头的股价在2024年实现了稳健增长。然而,进入2025年后,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,这些超级大盘股一直表现欠佳。
截至目前,“七巨头”中只有三家的股价自年初以来实现正增长。当地时间5月28日,微软(Nasdaq:MSFT)股价跌0.72%收于每股457.36美元,总市值3.40万亿美元,今年以来涨近9%;英伟达(Nasdaq:NVDA)股价微跌0.51%收于每股134.81美元,总市值3.30万亿美元,今年以来涨约0.4%;Meta(Nasda:META)股价微涨0.20%收于每股643.58美元,总市值1.40万亿美元,今年以来涨10%。
而另外四家的股价依然处于下跌区间,并且跌幅显著。28日当天,苹果(Nasdaq:AAPL)股价涨0.10%收于每股200.42美元,总市值2.99万亿美元,今年以来跌近20%;亚马逊(Nasdaq:AMZN)股价跌0.63%收于每股204.72美元,总市值2.17万亿美元,今年以来跌近7%;谷歌(Nasdaq:GOOGL)股价跌0.31%收于每股172.36美元,总市值2.09万亿美元,今年以来跌近9%;特斯拉(Nasdaq:TSLA)股价跌1.65%收于每股356.90美元,总市值1.15万亿美元,今年以来跌超11%。
从第一季度财报来看,除了特斯拉以外,美股“七巨头”的业绩表现基本都超出了市场预期。不过,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为科技巨头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。同时,尽管市场还在质疑AI(人工智能)的货币化能力,科技巨头们依然希望AI能为公司提供加速增长的推动力。
关税冲击下寻找出路,提醒未来营收或受影响
毫无疑问,关税是科技巨头们在第一季度都绕不开的一大话题。由于对全球供应链和市场的依赖性相对更高,苹果、特斯拉和亚马逊受到的影响较为显著。
4月22日,特斯拉公布的一季报显示,一季度营业收入193.4亿美元,同比下降9%,净利润4.09亿美元,同比下降71%,均低于分析师预期。
特斯拉CEO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,他不喜欢不可预测的高关税,但与其他美国汽车制造商相比,因为公司在北美、欧洲和中国拥有本地化的供应链,特斯拉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,是“受关税影响最小的汽车公司,至少在大多数方面是这样”。
据央视新闻,马斯克表示,特斯拉有足够的实力应对特朗普的任何决定。但马斯克也指出,当利润率仍然较低时,关税对企业来说会非常艰难。同时,他强调:“关税的决定权完全在于美国总统……我会提供自己的建议。”马斯克表示支持降低关税,并将继续倡导关税下调。
另一边,苹果发布的截至3月29日的第二财季财报显示,公司期内营收达954亿美元,同比增长5%;净利润247.8亿美元,同比增长4.84%。
苹果CEO蒂姆·库克在财报后电话会上表示,由于苹果公司转移了供应链和库存,其第二财季受到关税的影响“有限”。但对于截至6月份的第三财季,假设当前的全球关税税率、政策和应用在本季度剩余时间内保持不变,并且不增加新的关税,估计其影响将使公司的成本增加9亿美元。
除了苹果,电商巨头亚马逊也警告称关税政策或影响业绩指引。公司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%至1556.7亿美元,净利润171.27亿美元,与上年同期的104.31亿美元相比大幅增长64%。
亚马逊CEO安迪·贾西表示,由于亚马逊拥有提供低价商品的能力,平台有望在不确定的关税环境中脱颖而出、变得更加强大,此前在新冠疫情期间,亚马逊的市场份额也出现了增长。
同时,贾西承认,很难预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会对亚马逊的业务产生怎样的具体影响:“现在很难预测关税会带来什么。很难说他们会在哪里达成和解,以及何时达成和解。”贾西补充说,公司尚未看到关税导致需求出现“衰减”或放缓,亚马逊的产品平均售价“尚未上涨”。
此外,以广告作为核心业务的谷歌和Meta也分别提醒,宏观环境可能会影响广告带来的营收。谷歌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%至902.3亿美元,净利润同比增长46%至345.40亿美元;Meta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%至423.14亿美元,净利润同比增长35%至166.44亿美元。
相比之下,软件和云业务表现突出的微软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。微软董事长兼CEO萨蒂亚·纳德拉表示,利用云服务的效率、公司业务版图的覆盖范围和独特技术栈层级优势,公司将聚焦于为客户提供帮助。
而对于AI芯片龙头英伟达来说,自从今年4月受到新的H20芯片出口管制后,公司一直在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。在截至4月27日的2026财年第一财季财报中,公司期内实现营收440.62亿美元,同比上涨69%。
英伟达在财报中强调,由于从4月9日起受到新的H20出口限制影响,第一财季因H20芯片库存过剩产生了45亿美元的费用。若未受限制,公司本应录得25亿美元的额外销售额。同时,英伟达预测2026财年第二财季的销售额将达到450亿美元,上下浮动2%,其中,H20出口限制造成的损失约为80亿美元。
英伟达CEO黄仁勋指出,目前美国的芯片出口管制政策是建立在中国无法自研AI芯片的假设之上,这个假设一直是有问题的,现在看来“显然是错误的”:“无论有没有美国芯片,中国的AI行业都将继续前进。”
持续投入AI,市场主导地位依然稳固
另一方面,科技巨头们的一季报依然体现出对AI投资的热情。
在最新财报中,微软上调了2025年的资本支出预测,预计2025财年的资本支出将超过800亿美元。据英伟达方面透露,微软已经部署了数万块Blackwell GPU芯片。
Meta也将全年资本支出的范围从600亿至650亿美元之间上调到640亿美元至720亿美元之间,财报显示,本次资本支出预期上调“反映了公司为支持AI工作而对数据中心进行的额外投资,以及基础设施硬件预期成本的增加”。
Meta的首席财务官Susan Li在电话会上补充道,预期基础设施硬件需求的增长是由于“供应商从世界各地进行采购”:“鉴于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,这方面存在很多不确定性。”她还表示,公司“正在努力通过优化供应链来缓解影响”。
关于Meta在AI应用方面的进展,扎克伯格表示,智能助手Meta AI的月活跃用户已接近10亿,WhatsApp是用户访问Meta AI的主要途径。
由于搜索引擎业务面临来自AI的巨大挑战,谷歌也没有松懈在AI方面的投入。公司称目前每月有15亿用户在使用谷歌搜索的AI概览功能,仍预计今年的资本支出约为750亿美元。关于AI对广告业务的推动,谷歌商务主管菲利普·辛德勒表示,谷歌的AI产品可以更好地将广告与搜索相匹配,让营销人员“接触到我们以前不会向其展示广告的客户”。
分析指出,“七巨头”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盈利表现基本超出了华尔街的谨慎预期,体现出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依然稳固。
美国投资机构Roundhill Investments的CEO戴夫·马扎表示:“七巨头是实体经济的基础设施,在某些情况下,甚至是全球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”他强调,流入这些科技巨头的机构资金“仍然相对有弹性”,表明来自机构的长期信心尚未完全减弱。
从投资的角度来看,国泰君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,展望下半年,以“七巨头”为代表的科技板块依旧具有配置价值。首先,随着第一季度财报的公布,市场最为担忧的业绩问题已经消退,盈利端的优秀表现再次有力回应了市场对于AI需求放缓的质疑。另一方面,在经历价格调整后,“七巨头”的远期市盈率较标普500其他成分股的溢价幅度收窄至43%,客观上提高了其配置潜力。
(图片来源网络侵删)
发表评论
2024-05-31 18:36:38回复
2024-05-31 18:40:01回复
2024-05-31 18:43:35回复
2024-05-31 18:46:53回复
2024-05-31 18:49:33回复
2024-05-31 18:50:06回复
2024-05-31 18:52:52回复
2024-05-31 18:53:27回复
🤔(思考表情)
2024-05-31 18:54:05回复